ENGLISH  a 中文  a
搜索
搜索
 海光仪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海光
GGX-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GGX-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0 世纪 70 年代初,北京地质仪器厂在地矿部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下,先后研制出 GGX-1 和 GGX-2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该系列产品以优异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在地质、冶金等领域迅速得到广泛应用。GGX-1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 1978 年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荣誉证书。
GGX-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GGX-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GGX-1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 1978 年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荣誉证书。
XDY-2原子荧光光度计
XDY-2原子荧光光度计
继 XDY-1 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成功问世之后,刘明钟、郭小伟、肖碧陶、张锦茂等人组成技术团队,继续从事原子荧光的创新研究,特别是脉冲空心阴极灯供电方法, 解决了无极放电灯对人体的微波幅射问题。
XDY-1原子荧光光度计
XDY-1原子荧光光度计
在 1978-1980 年, 国家启动 1:20 万区域化学探矿扫面找矿计划,测定 39 种微量、痕量元素,其中 As、Sb、Bi、Hg 等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检测仪器国内尚属空白。1981 年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研制在地矿部立项,项目由西北冶金地质研究所郭小伟教授与地矿部物探研究所张锦茂教授联合承担,开展 As、Sb、Bi、Hg 等元素测定分析方法的研究,并于 1983 年成功研制出“WYD-2 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 科研样机。
AFS-9700原子荧光光度计
AFS-9700原子荧光光度计
2009 年,原子荧光技术已经得到了市场普遍认可,相关标准已达近百项,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用户更加追求使用高性能仪器,海光公司适时推出了基于注射泵进样技术的 AFS-9700 型原子荧光光度计,实现了标准曲线自动配制、高浓度样品自动稀释等功能。
LC-AFS9800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
LC-AFS9800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
在 2006 年 前 后 , 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些海带、紫菜事件催生了国内对 As 等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的需求。此前,国外在元素形态分析方面主要采用液相色谱(L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 联用技术。
GGX-900原子吸收
GGX-900原子吸收
从 2005 年开始,海光公司持续对 GGX 系列原子吸收 进行技术提升, 相继推出 GGX-600、GGX-610、GGX-800 和GGX-900 一系列更具特色的原子吸收产品。例如, 有机基体样品的测试过程对燃气、助燃气流量要求苛刻,海光产品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通过辅助气的调整,保证了火焰温度始终一致,从而得到理想测试结果。
GGX-600原子吸收
GGX-600原子吸收
从 2005 年开始,海光公司持续对 GGX 系列原子吸收 进行技术提升, 相继推出 GGX-600、GGX-610、GGX-800 和GGX-900 一系列更具特色的原子吸收产品。例如, 有机基体样品的测试过程对燃气、助燃气流量要求苛刻,海光产品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通过辅助气的调整,保证了火焰温度始终一致,从而得到理想测试结果。
GGX-610原子吸收
GGX-610原子吸收
从 2005 年开始,海光公司持续对 GGX 系列原子吸收 进行技术提升, 相继推出 GGX-600、GGX-610、GGX-800 和GGX-900 一系列更具特色的原子吸收产品。例如, 有机基体样品的测试过程对燃气、助燃气流量要求苛刻,海光产品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通过辅助气的调整,保证了火焰温度始终一致,从而得到理想测试结果。
AFS-230E型原子荧光光度计
AFS-230E型原子荧光光度计
1994-1995 年,为了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分析测试效率,海光公司推出两款经典产品:AFS-230 型全自动原子荧光光度计和 AFS-2202 型半自动原子荧光光度计,该系列产品具备断续流动技术、PC 机串口通讯控制、自动进样等多项功能。AFS-230 型原子荧光光度计获得了 1995 年 BCEIA 金奖。
AFS-2201型原子荧光光度计
AFS-2201型原子荧光光度计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进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关键阶段,地质行业进入转型调整时期,对仪器的需求大幅下降,海光与PerkinElmer 公司的合作亦进入尾声。原子荧光、原子吸收产品销量逐年减少,寻求其他发展势在必行。        1993 年,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与北京卫生防疫站等几家单位共同向卫生部申请制定食品中 As、Sb、Ge 等 7 种重金属元素的原子荧光检测方法标准。卫生部批准了该申请,但缺少经费支持,海光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即刻向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借款2万元以资助该标准的制定。1994 年 12月该标准通过了国家标准委员会的审查。1995 年,海光公司借助标准审查通过的机遇,仅在食品卫生系统就销售了五十余台仪器,公司顺利度过了困难阶段。
AFS-21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
AFS-21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
1989 年,在 XDY-2 型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基础上,海光公司推出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 XDY-3 型原子荧光光度计。该产品通过了由中国勘察技术院主持的技术鉴定, 专家给出一致意见:“XDY-3 型原子荧光光度计采用特别空心阴极灯作光源 , 间歇式脉冲大电流供电 , 两种不同元素灯交替点亮 , 同一检测器接收荧光信号。
张锦茂老师
张锦茂老师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张锦茂老师莅临海光展台。
原子荧光技术研讨班
原子荧光技术研讨班
1995年10月海光仪器于北京召开原子荧光技术研讨会。
原子荧光技术交流暨仪器展示会
原子荧光技术交流暨仪器展示会
早期北京海光仪器开展的原子荧光技术交流暨仪器展示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研讨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研讨会
海光早期开展氰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技术研讨会现场。
李家熙所长陪同PE公司专家考察
李家熙所长陪同PE公司专家考察
20 世纪 80 年代初, 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新局面,北京地质仪器厂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其优良的产品技术和制造优势,受到国外厂商的密切关注。从 1985 年开始, 北京地质仪器厂与美国PerkinElmer 公司相互进行了多方面考察和沟通, 以谋求在原子吸收技术上的深度合作。1987 年,PerkinElmer 公司专家格罗本斯基在地矿部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李家熙所长陪同下考察了北京地质仪器厂,在众多产品中对 XDY-1 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独特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将原子荧光产品纳入双方合作内容。
海光十年成果汇报暨学术报告会
海光十年成果汇报暨学术报告会
海光十年成果汇报暨学术报告会
海光公司首批研发人员合影
海光公司首批研发人员合影
20 世纪 80 年代,北京地质仪器厂的领导们积极利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谋求在厂内开辟新的窗口,建立自主经营的科技实体(独立法人公司),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技术潜力。在这个影响至今的认识上,领导班子的意见高度一致,董德润、陈启平、李铁宝、吴尙业、黄大硕等主要领导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1988年6月24日,经地质矿产部批准,在海淀科技开发区注册登记成立了“北京海淀光谱公司”(以下简称海光公司),以促进新形势下的企业技术进步。
AFS-230全自动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成果汇报会
AFS-230全自动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成果汇报会
1996年12月20日,海光公司召开了具有“AFS-230全自动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成果汇报会”,参加会议的有地质部部长宋瑞祥、副部长寿嘉华,科技部副部长惠永正、邓楠, 中科院院士高小霞、黄本立、方肇伦、魏复盛,专家李家熙、郭小伟、金钦汉、朱良漪、倪哲明、齐文启、沈兰荪、孟广政、闫成德、杨化、齐让、吴波尔、王顺昌等。
BCEIA金奖颁奖仪式
BCEIA金奖颁奖仪式
1994-1995 年,为了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分析测试效率,海光公司推出两款经典产品:AFS-230 型全自动原子荧光光度计和 AFS-2202 型半自动原子荧光光度计,该系列产品具备断续流动技术、PC 机串口通讯控制、自动进样等多项功能。AFS-230 型原子荧光光度计获得了 1995 年 BCEIA 金奖。
GGX-9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鉴定会
GGX-9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鉴定会
  1997 年,为了满足地矿、冶金、环保等行业用户对 GGX 系列产品自动化的进一步要求, GGX-9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成功问世。该仪器率先在国内的分析仪器上采用了基于 Windows 的中文视窗系统,产品具有自动定峰、自动狭缝以及能量自动平衡等功能。邓博、李家熙、倪哲明、高英奇等多位专家参加了产品鉴定会,对 GGX-9 给出了高度评价。该仪器推向市场后,以其稳定可靠的性能与较高的自动化程度畅销国内市场十余年。
SPS8000产品发布会
SPS8000产品发布会
2003 年,海光公司与日本精工纳米科技公司实现技术合作, 引进了当时世界上精巧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制造技术。合作产品 SPS8000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采用中阶梯光栅、双单色器、双光电倍增管(长、短波)设计, 使其在焦距仅为 30mm 的情况下,达到了与传统 1 米焦距、3600 线 /mm 光栅光谱仪同样的性能。
方肇伦院士、郭小伟教授现场指导研发
方肇伦院士、郭小伟教授现场指导研发
  1994 年,海光公司与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郭小伟教授合作,推出了采用断续流动技术 的AFS-2201 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断续流动技术是继空心阴极灯作为激发光源之后,原子荧光技术的又一项重大改进,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测试效率和仪器的稳定性。
上一页
1
2
前往
跳转
  • 咨询电话 010-64357677
  • 返回顶部

热点链接

底部二维码

发布时间:2020-12-17 11:44:33

OA 泛微软件     企业邮箱

 海光微信公众号

微信关注我们

 海光抖音

抖音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发布时间:2020-12-17 11:50:06

@版权所有 2008-2018 海光仪器     京ICP备13052183号     
公司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路12号院67号楼    电话:010-64351686    Email:co@bjhaiguang.com    传真:010-64363259

@版权所有 2008-2018 海光仪器     京ICP备13052183号